王路炯 朱兰萍 | 美国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及其实施
作 者 简 介
王路炯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
朱兰萍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摘 要
在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下,美国于2016年颁布了新版ISTE学生标准,一些州在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学生标准基础之上开发本州数字学习标准及数字学习教学指南,将数字学习标准与各学科课程关联融合,为标准融入学科课程提供策略和应用示例,并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评价指标。为推进标准实施,美国施行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数据使用规范与隐私保护政策、将培养和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开发优质数字教材和教育资源、与第三方机构二元协同进一步加强数字素养课程建设等举措。基于美国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方面的经验,我国应加快制定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完善课程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开发。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数字社会对国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战略规划。2021年,我国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上升至国家战略;德国发布《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提出了国家数字教育战略;荷兰将发展学生数字素养置于重要位置,提出了《荷兰数字化战略:为荷兰的数字化未来做好准备》,并发布数字素养学习框架——《数字素养学习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30年教育议程》中,将数字技能确定为青年和成人到2030年将实现的关键能力之一。为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和生活,近年来美国颁布了新版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学生标准。新版ISTE学生标准聚焦“使用技术变革学习”,强调为适应持续、快速变化的世界,应赋权学习者,让他们充分利用数字工具主动学习。ISTE学生标准是学习标准而非技术标准,一些州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本州的数字学习标准并深入开展教学实践。
国内外学者围绕数字时代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讨。政策及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方面,对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ISTE学生标准、教育者标准、教育管理者标准等进行解读,基于ISTE学生标准对中小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根据ISTE《教育工作者标准》考察职前教师对技术能力的看法等;根据ISTE《教育工作者标准》考察职前教师对技术能力的看法等;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分析美国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与举措、发展历程、支持体系以及发展趋势,介绍美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典型项目和经验,调查在学校使用数字学习资源的成本和收益;教育实践方面,对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政策法规、评价和保障体系以及实施途径进行分析,探究美国州立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教育项目、教育主题与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公共图书馆弥合数字鸿沟的作用等,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有关美国州政府基于ISTE标准建立的数字学习标准的研究很少。系统研究美国联邦和州建立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的背景、数字学习标准的内容特征以及实施举措,可以为我国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一、新版ISTE学生标准的颁布和应用
(一)美国颁布新版ISTE学生标准的背景
数字素养对个体充分参与21世纪的生活、学习至关重要。在劳动力市场,数字创新将数字技术扩散到各行各业,重塑经济和职业结构。研究发现,近年来对高水平数字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幅增加,对数字化技能要求中等或较低的职业也变得更加数字化,提升数字素养成为重要职业需求。然而,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主持的一次美国公民素养评估指出,有超过6600万美国公民数字素养不足,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成为美国21世纪的重要事务。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数字素养教育,培养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劳动者成为美国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赋能教育使得技术可以多种方式支持学习与教学,推动了教育数字化变革。数字技术丰富了学习资源种类、拓展了学习资源的可访问性,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支持;学生通过实时视频、动画、模拟和可视化等数字技术,可以加深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全球范围内的学生和教师能够进行线上联系和协作,促进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与协作能力的发展。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支持,保障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学生学情数据,优化纸笔测试、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智能化作业工具提供的作业辅导、批改、诊断、评价等功能有助于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评价分析的效率。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学习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边界,使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对促进学习公平、支持终身学习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精准、科学的支持。
(二)ISTE学生标准的应用
ISTE于2016年颁布了新版学生标准,新版标准以数字化时代个体具有的角色划分了7个维度,分别为:赋权学习者、数字公民、知识建构者、创新设计者、计算思维者、创意传播者、全球协作者,每个维度细分为4个具体指标共28项。对于每个维度,ISTE依据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简称K–12)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发了相应的标准。
ISTE学生标准被美国50个州采纳,但在应用过程中却面临一些问题:一是ISTE标准未指明如何与各具体学科关联与融合。ISTE学生标准以数字化时代个体具有的角色划分了7个维度,明确了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但对于标准如何与各学科关联以及如何将标准中的各项能力要求融入各学科课程未有明确说明。二是缺乏相应的教学指南。ISTE学生标准没有对教学实施的建议,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缺少具体的教学参考示例,难以保障数字素养教学的有效实施。三是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基于此,美国一些州陆续在ISTE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本州的数字学习标准及教学指南,从课程融入、教学实施、评价指标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
二、基于ISTE学生标准的州立标准的建立
由于美国各州政府都具有独立的教育决策职能,因此各州以ISTE学生标准为基础开发的指导性文件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ISTE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学习标准,目前已有威斯康星州、华盛顿州等十多个州建立了自己的标准;另一类则是结合本州自身的情况开发了数字学习教学指南,包括怀俄明州、北卡罗来纳州等。
(一)州数字学习标准
州数字学习标准纵向上贯穿K-12各年级,覆盖中小学教育的完整阶段,标准内容按照学段划分,前后衔接,由低阶到高阶,形成一条完整连贯的发展线。横向上与英语语言艺术、计算机、数学、科学、社会生活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相互关联融合,其中以威斯康星州为典型代表。
威斯康星州基于ISTE学生标准编制的“威斯康星州信息与技术素养标准”(Wisconsin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iteracy)在维度划分上与ISTE学生标准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州标准在每个维度下,均给出了与各具体学科内容融合的建议,例如标准中赋权学习者维度具体为:“学生能利用数字工具和策略来制定和实现学习目标,具有展示选择、使用技术和排除问题的能力,并能将以前所学应用于其他新兴技术的探索中。”将该维度融入英语语言艺术课的内容为“使用数字媒体进行交流,灵活地选择数字工具来撰写和发表文章或展示信息”。
威斯康星州的标准在目标上强调利用信息和技术进行学习,而不是学习信息和技术,让学生利用信息和技术进行创造、交流、合作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讲求因校施策,州标准给出了各学科课程具体内容与标准维度融合的建议,但在标准维度下的具体指标层面则是开放的。一方面,具体指标与学科课程内容的融合由教师自主进行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各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网络、材料和软硬件配备等条件不尽相同,应根据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在实施上重视反思,在各学区采用或修改这些标准并将其融入当地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学科主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图书馆媒体专家、技术人员、家长、学生和社区成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将进行对话,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反思。
(二)数字学习教学指南
为支持数字学习标准的有效实施,一些州出台了相应指南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怀俄明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怀俄明州数字学习指南”(Wyoming Digital Learning Guidelines)针对ISTE学生标准的7个维度共28个具体指标分别给出了在不同学段实施该指标的具体教学示例,例如知识建构者维度下的第三个指标“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从数字资源中整理信息, 从中得出有意义的联系或结论”,在不同学段的示例分别为:小学,制作幻灯片来说明水循环;初中,创建一个互动式的数字展览,展示历史人物;高中,确定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明确自己的立场,创建一个网站以增强对该立场/观点的支持。教学示例依据该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数字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循序渐进,采取由浅入深的编排逻辑,应用于不同的学科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授的学科课程选用合适的主题实施教学,或在示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二次开发。
“北卡罗来纳州数字学习标准实施蓝图”(NC Digital Learning Standards Blueprint for Implementation)以分步的方式,帮助教师探索如何将数字学习标准融入已有的学科课程。对数字学习标准中的每个维度,指南以“连接、观察、探索、拓展、计划”5个步骤指导教师建立数字学习标准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教师在“连接”步骤需要思考数字学习标准中的指标与自己教授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观察”阶段,教师观看指南中各数字学习指标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案例视频,总结并反思案例对自己的启发,将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相似和不同之处;在“探索”阶段,教师根据教授的课程/单元查看相应的数字学习标准指标与教学示例,用头脑风暴等方式思考本课程/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在“拓展”阶段,教师查看相应的资源,记录自己获得的拓展思维方向的新想法;在“计划”阶段,基于在以上过程中获得的新想法,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思考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该目标可能面临的障碍、目标达成率的评估方法以及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教学资源。
(三)数字学习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通过评价指标可以监测学生数字学习结果,了解教学实施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数字学习质量。一些州依据数字学习标准制定了评价指标。
学生数字学习结果的评价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例如华盛顿州是入门(Introduce)、发展(Develop)、精通(Proficient),怀俄明州则是入门(Introducing)、强化(Reinforcing)、掌握(Mastering)。评价指标在同一标准维度上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素养水平有不同要求,并描述了具体的技能表现。如华盛顿州的计算思维者维度中“我能够使用数字工具来收集、分析、绘制图表或报告调查结果”这一评价指标,2、3年级的学生需要达到入门水平,即学生能够使用数字工具绘制简易图表;4、5、6、7年级的学生需要达到发展水平,即学生通过练习,强化和提高绘制图表的能力;8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则需要达到精通水平,即学生能够绘制并分析复杂图表并报告调查结果。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尊重认知发展规律,各维度在不同年级段对应不同的能力要求,适应各年龄段特征,由简单到综合,由低阶到高阶不断递进。评价指标对各年龄段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发展的等级描述有助于教师精准定位学生数字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针对性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
三、数字学习的推进实施
ISTE自1998年起共发布三版数字学习学生标准,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再到“利用技术变革学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数字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21世纪后数字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2007版及2016版ISTE学生标准发布,以及各州为深入推进标准的应用,陆续在ISTE学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州自身实际情况的数字学习标准,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以及数字素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数据使用规范
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图书馆建设高速泛在网络连接与配置数字学习设备,制定数据使用规范是美国为实施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建立基础的两大着力点。
1. 配设高速泛在网络连接与功能强大的数字学习设备
任何数字设备和资源的使用,都依赖于高速网络连接。美国推出了“连接教育”(Connect ED)计划和“连接家庭”(Connect Home)计划,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能实现高速上网。据2019年教育高速公路(Education Super Highway)发布的报告,美国99% 的学校可以使用光纤,4630万学生能够参与数字学习。为实现高速网络连接的教育效益,美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法规增加数字设备配置,并帮助学区和学校在采购数字学习设备时充分考虑不同设备的差异,以更好地进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通过国家数字包容联盟(National Digital Inclusion Alliance)为学生家庭提供数字设备、网络和技术支持。2021年发布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出资72亿美元用于继续为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设备与网络连接。截至2022年6月,美国救援计划的“紧急连接基金”已经帮助了超过1260万名学生进行数字学习,为学校和图书馆提供了1050万台连接设备和500 多万个互联网连接。
2. 制定数据使用规范与隐私保护政策
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进行连接、探索、创造和学习的同时,也面临网络欺凌、仇恨言论、侵犯隐私、数字干扰等问题。为确保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顺利进行,学区和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学习者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例如,为更有效地管理数字基础设施、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帮助学生合理利用在线资源、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美国教育部发布了《学生数据使用的政策清单》(Policies for Users of Student Data: A Checklist),并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免费培训。至2020 年,已有45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颁布了新的学生数据隐私法。
(二)培养和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具备数字素养是培育学生数字素养的前提,美国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
1. 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纳入规划
美国颁布的第5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Future Ready Learning: 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明确了教师在技术支持学习中的角色,强调教师要深刻理解通过数字技术学习的益处。同时,要求学校为教师在专业发展和非正式协作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教师掌握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还要确保在教师职前学习和在职进修中增加教育技术学习内容,提高数字素养。
2. 培养职前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职前教师教育奠定了教师质量的基础,高等院校作为职前教师数字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纷纷开设相关课程。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是北卡罗来纳州师范生培养的主要院校,面向教育技术方向的研究生开设了“K–12教育技术促进”“在线设计、沟通和参与”“教育技术领导力”“数字媒体素养”四门课程,提升职前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罗得岛州的罗得岛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开设了数字素养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 in Digital Literacy),以混合学习的形式对职前教师进行培训。该证书包含四门课程,其主要内容为:利用各种数字技术进行k-12识字和读写教学;在线和离线阅读的主要理论及在线阅读的评价方法;整合数字媒体和技术的写作课程教学实践;在线下和线上利用数字工具发挥教师领导力作用和开展协作。为更好地培养教师利用数字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能力,佛罗里达州的圣利奥大学(Saint Leo University)建立了一个教育技术实验室,职前教师在此练习使用数字设备、教学软件和其他数字学习资源,并定期反思技术应用的经验,以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通过对职前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职前教师使用数字技术促进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3. 促进职后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职后专业学习和发展能够支持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掌握和提升数字能力,并帮助教师紧跟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美国通过线上和线下专业发展社区及各类教师专项发展计划等为教师提供职后培训。在“连接教育者”项目(The Connected Educators Project)中,教师通过数字技术驱动的在线实践社区,提升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能力。其中,“连接教育者月”(Connected Educator Month)作为“连接教育者”的子项目,一年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在线研讨会,供不同学科领域、年级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分享教学和学习的策略,为教师数字技术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纽约市开展“创客合作计划”(The Maker Partnership Program),研发创客教学法以实现将计算思维有机整合到常规教学中。
开发微证书系统为教师数字化技能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支持。研究表明,最有效的专业发展是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的。为支持教师在数字技能方面的个性化发展,美国非营利组织“数字承诺”(Digital Promise)启动了微证书(Micro-credentials)项目,以数字化的方式在网络上创建、发布和展示,借助数字技术认证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获技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是一个便携式的可共享的专业学习证书系统。微证书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上的灵活性,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微证书课程,学习完成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微证书认证。例如美国“数字承诺”与“星期五教育创新机构”(Friday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Innovation)联合开发了“创设数字环境,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互动”(Communication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 in a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微证书项目。“数字承诺”与“接力教育研究生”院(Rela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合作开发了数据素养和理解检查(Data Literacy and Checking for Understanding)微证书项目。
(三)推动数字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数字教育资源(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是可在数字学习设备及网络环境下使用的以数字化形态存储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并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包括数字教学材料(Digital Instructional Materials)、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 Resources)等。数字教学材料一般由州政府出资购买,是指与全学段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数字格式教科书,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开放教育资源免费开放,无版权限制,是在公共领域拥有开放许可证的数字教育资源。
1. 数字教材取代传统教科书
由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印刷成本高、更换频率低,导致教师使用内容过时、陈旧或不准确的教科书进行教学。使用数字教学材料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教育经费,还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主管协会(The St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rectors Association,SETDA)发布报告,建议推动纸质教科书转向数字教材。SETDA还开发了数字教学材料获取门户网站,以推动各州相关的数字教材资源实现全网共享。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6年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要求各级学校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教学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各州开始购买和使用数字教学材料。佛罗里达州在2015年要求所有公立学校提供电子或数字格式的教学资源,是第一个在全州公立学校范围内推行数字学习资源和工具的州。至2019年,美国已有32个州允许使用数字教学材料。
2. 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数字教学材料由于版权保护等问题不能被调整、更新,阻碍了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推动各州、各学区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GoOpen学区启动包”计划(#GoOpen District Launch Packet),州或学区之间相互分享其创建的公开许可教育资源以及相关经验,所涉及的数字教育资源均被予以“5R”权限(Retain、Reuse、Revise、Remix、Redistribute),即每个创建或使用的人都能够保留、重复使用、修改、重新组合和再分配该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资源。在“#GoOpen”计划推动下,美国各州对原有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改造,或是搭建新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例如纽约州的“参与纽约”(Engage NY)数字化学习平台、犹他州开放教育资源集合(Utah OER Collective)等。拥有“5R”权限的开放教育资源促进了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至2019年,近一半的州将开放教育资源作为教学材料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多的州认同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四)二元协同进一步加强数字素养课程建设
除了中小学校依据数字学习标准开设的课程外,学校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的二元协同进一步加强数字素养课程建设。近年来,一些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开发的数字素养课程全面普及到美国中小学中,成为学校数字素养课程的重要补充。如“常识教育”(Common Sense Education)和哈佛大学“零点项目”(Project Zero)合作开展的“数字公民课程”(Digital Citizenship Curriculum)、“网络公民”(Cyber Civics)、谷歌的“互联网真棒”(Be Internet Awesome)、脸书的“实现数字化”(Get Digital)等。目前,仅“常识教育”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就拥有超过1100万的教师用户,美国已有超过70%的学校使用“常识教育”的数字公民课程。“常识教育”的数字公民课程共67节课,每节课包含学习目标、本课关键词、学习内容与课内外学习资源四个板块。课程涵盖K–12全学段共包含六大主题:媒体平衡与幸福,隐私和安全,数字足迹与身份认同,社交与沟通,网络欺凌、数字戏剧和仇恨言论,新闻与媒体素养。
四、思考与讨论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要求日益迫切。美国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以及实施路径对我国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制定学生数字素养框架,明确数字素养教育要求
制定数字素养框架,明确数字素养要求是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前提基础。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要求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界定了“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概念及数字素养的基本框架结构,但是并没有明确其中的具体要素。此外,由于该纲要面向全民,对中小学生的指向性不强。因此,我国应加快制定面向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框架,明确各级维度的具体内涵和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具体要求,确定数字素养教育内容,为我国中小学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提供依据。在制定框架时,一方面,分析国际上较权威的相关框架,如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德国青少年数字素养框架、美国ISTE学生标准等;另一方面,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特点、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情况等,制定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框架,培养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二)完善课程标准,推进数字素养与各学科课程深度融合
随着我国对数字素养教育的日益重视,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时代新人。但数字化技术已渗透至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仅通过一门课程的教学难以全方位培育数字化时代所需人才,因此需要拓展数字素养内涵,将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融入各学科课程。目前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与其他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不够明确,各学科教师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缺乏相关依据。因此要在各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数字素养要求,使数字素养的内容成为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一方面,可以根据数字素养框架的维度或指标,在现有的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地融入数字素养的相关要求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跨学科主题的形式,创建任务式课程,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综合数字能力。此外,还应强调学生在数字使用中的责任,加强数字规范使用和隐私保护教育。
(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数字素养的评估提供量化标准
对学生数字素养水平进行及时诊断和改进,有助于提高数字素养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国应加快建立数字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评估提供量化标准和基本依据。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一是要从数字素养的不同维度出发,细化和发展学生在设计创新、数字公民、计算思维等方面应具体掌握的数字素养知识与技能,体现学生数字素养各维度综合发展的目标要求,确保其严谨性与系统性;二是要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三是要立足于我国数字素养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数字化时代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四)多元联动,从培养、培训、认证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是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前我国教师在数字素养水平以及将数字素养培育主动融入各学科教学的意识仍较为薄弱,有研究发现,有教师认为“发展自身数字素养和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职责”。因此,首先要加强教师对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价值的理解,以及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各学科教师不仅有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义务,还有培育学生数字素养的责任。其次政府、高校、第三方机构应该多元联动,从规划、培养和培训等方面促进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提升,推动各级各类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职前职后并行,从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入手规划和开展各科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评估与认证结合,建立教师数字素养评估机制,开发数字技术认证证书,全面促进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线上线下互补,为教师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分享交流平台,将资源丰富、交流便捷的线上培训形式与参与式培训、示范教学等线下培训形式有机融合,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等方面为教师提供高效、实用的数字教学能力培训。
(五)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促进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但目前我国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数字化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同时,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成本分担存在问题,数字教育资源面临教师高质量教学资源短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匮乏、个性化作业设计工具不足以及课后服务资源供给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首先要加大教育数字化方面的财政支持,为缺乏软、硬件设施的偏远农村地区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我国不仅要协调数字教材和纸质教材在学习中的主次关系,还要在完善数字素养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快开发符合国情的数字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形式,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资源质量,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价值,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
(公众号排版限制,参考文献请见纸刊。)
● 引用本文
王路炯,朱兰萍.美国中小学数字学习标准及其实施[J].比较教育学报,2023(06):145-157.